节选自 小唐老师的原创文章,从物流现场看德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区别
  
1“转弯”、交叉口的安全防范
    当有人走到物流通道转弯处,不远处墙角的警报灯就会响起来。
    原因是在物流
通道转处安装有光感探头。当一侧有人或车辆通过时,因为视线被墙或其他障碍物阻挡,有车祸或被碰伤的风险。
    光感探头就是为了避免这个风险设定的。其实就是这个红外/光学探头,当有人或车辆通过时,探头就会感应到,触发警报,提醒另一侧的人或车辆注意。
 
    还有的案例是埋线圈的。在地下埋有线圈,有车辆通过时,会通过磁性电学原理进行触发,这一点,与十字路口抓拍闯红绿灯的原理类似。
    
    还有德国公司在车辆上下功夫的,安装了很多。
    请关注红框框出来的部分,是个可以投射比较远的警示灯。叉车的前后都会去装,提醒行人的注意。
你别说,投射的还挺远,也很清楚
 
    德国企业的做法聊完了,我们再来看看日本公司怎么做的。
    反射镜大多数日本企业也会装,但是前面提到的光感探头、线圈、警示灯却很少看到。
    
    为了避免以上的风险,看到过一个日本公司做了以下规定。
    1. 对于员工(行人):要做到手指口呼,手指左边,嘴里说左边没车;手指右侧,嘴里说右边没车,然后才能通过;
    2. 对于铲车驾驶员:
在转弯处要先停下,按几声喇叭,提醒可能的行人注意,另外,对铲车速度进行严格规定(当然德系这点也有),比如要小于5km/h。
    3. 其他:会在现场划线,区分物流与人流通道,同时安装摄像头,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督(而不是预警示作用)。
  小结  
—德国企业更加相信设备和硬件,投资一般较大
—日本企业更加关注管理,在一系列规定/要求执行后,员工相对较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ad the whole passag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llapse full text